反传销找人寻人解救咨询网

徐老师:16251324444(微信同号)

当前位置:首页 > > 求助专区

贵阳传销组织常用的诈骗手段有哪些?家人掉进传销怎么办?

作者: 来源:本站 发表时间:2025-9-1 3:43:49 查看:
    贵阳传销组织的诈骗手段核心围绕**“包装虚假价值、锁定人群心理、构建封闭洗脑体系”**展开,常借地域发展概念或情感关系伪装,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类典型手法:
    1.借“地域机遇”包装:绑定贵阳发展概念,制造“政策风口”假象
    传销组织会利用贵阳“大数据产业、旅游经济、新区建设”等公开发展方向,编造虚假项目背书,让诈骗看起来“师出有名”。比如宣称“贵阳政府扶持的‘民间互助理财项目’,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,投资3万半年返10万”“大数据产业园配套的‘消费返利计划’,购物就能分红,拉人还能拿层级奖励”,甚至伪造盖有“虚假公章”的“政策文件”,但始终不提供可在政府官网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的真实资质,本质是用“地域发展”掩盖“拉人头缴入门费”的传销本质。
    2.用“情感/人脉”套牢:从熟人入手,降低警惕后“温水煮青蛙”
    这是最常见的“破冰”手段,传销人员优先瞄准亲友、同乡、旧同事等有信任基础的人群。比如以“贵阳找了份高薪工作,缺个搭档”“来贵阳旅游,顺便帮我参考个小生意”“认识了贵阳本地人脉,带你拓展资源”为由邀约,见面后先不谈“项目”,而是拉家常、聊感情,甚至带你逛贵阳景点,营造“真诚友好”的氛围;等你放下警惕,再逐步引入“赚钱机会”,用“都是为你好,不会骗你”的情感绑架,让你难以质疑,最终诱导你缴纳“会员费”“加盟费”,甚至说服你拉身边人加入。
    3.造“虚假暴富”幻象:用“低投入高回报”和“成功案例”洗脑
    为刺激人群加入,传销组织会构建一套“看得见的财富假象”:一是宣称“低风险高收益”,比如“投资1万,每月固定返2000,一年回本还赚1.4万”“不用上班,拉3个人就能升级,拿团队分红”,却从不解释“收益来源”(实际是后加入者的入门费);二是展示“虚假成功证据”,给你看其他“成员”的转账截图(多为PS)、“提车买房”的照片(多为借拍),甚至安排“托”现场分享“从月薪3千到年入百万”的故事,让你产生“别人能做到,我也能”的错觉,忽略背后的诈骗逻辑。
    4.设“封闭管控”体系:限制自由+切断外界信息,强制洗脑

    一旦有人初步动摇或缴纳费用,传销组织会立刻转入“封闭管控”,防止其清醒或求救。比如将人安置在偏僻小区的“集体宿舍”,房间里无独立卫浴、手机被“统一保管”(美其名曰“避免分心”);每天安排3-4场“洗脑课”,由“讲师”反复强调“项目合法”“质疑就是错过机会”,同时阻止你单独联系家人朋友(若联系需“旁听”);若你提出退出,会用“已交的钱不退”“退出就没人脉资源”“家人会失望”等话术施压,甚至限制人身自由,逼迫你继续拉人“回本”,完成从“受害者”到“帮凶”的转化。

如果你的家人或亲友正深陷“连锁经营”传销骗局,投入了69800元甚至更多,千万不要仅凭自己的力量反复劝说,以免激化矛盾、错过最佳救助时机。建议立即联系反传销救助中心的徐老师老师(电话:16251324444),借助专业力量开展反洗脑工作,帮受害者打破认知迷局,及时退出传销陷阱,避免家庭付出更惨痛的代价。
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16251324444

我们的邮箱